view感染者經驗之「電流」 2022 年 8 月 1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網友最後問了我的牙醫同學一個問題:「如果HIV帶原者在看診前就向你坦誠他的病史,那你會幫他看診嗎?」我同學說:「不會。」看到他的回應時,有道電流穿過我的大腦…Read more
view在社交媒體上出「感染櫃」是不是個好主意? 2022 年 8 月 1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這個發表在《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學術期刊上由雪梨新南威爾士大學柯比研究所的 Steven Philpot 博士研究團隊進行的質化研究,透過訪談五位來自澳洲感染者社群的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試著了解使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揭露自己感染狀態的經驗。Read more
view以前我也怕麻煩 2022 年 8 月 1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診所醫生、跟診助理也是常人,我們因為對於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事容易產生恐惧,在學校老師對於面對傳染性病患及感控教得不多、甚至幾乎等於沒有,加上怕麻煩自己也曾一度不接受愛滋感染者的病人,後來發現HIV感染者確實很難在一般的牙科診所接受治療…Read more
view感染者經驗之「如果我說我也很抱歉」 2022 年 8 月 1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享受著美好的音樂的我被櫃檯小姐打斷,「小姐,不好意思喔?那個我們院長說要麻煩妳到大醫院去看」,當下一陣錯愕,我回她請問是什麼原因呢?她支支吾吾了半天,我才想起我上個禮拜才去回診了感染科.Read more
view愛滋病與新冠肺炎對牙科感染管制造成重大影響 2022 年 8 月 3 日 6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COVID-19席捲全球,造成無可計量的損失,牙科醫療人員因為需要直接面對口腔,許多牙科醫療院所顧及員工健康,並為了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提升防護措施。然而,感染控制並不是在新冠肺炎出現後才受到牙科醫療人員的重視,現今牙科醫療對於感染控制的重視起源於1980-90年代HIV的流行。Read more
view感染者經驗之「友善日常」 2022 年 8 月 3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恢復室等候的同時,就聽到櫃檯有人大聲尖叫道:「剛剛那位是HIV Positive!」分貝之大,大到恢復室都是那位尖叫女子的聲音。我不確定我當下的表情,但應該就是出現「此人已死,有事燒紙」這樣的窘態吧。後續護理人員跟我說的對話也早已無心回應,只想盡早離開那個「友善空間」…Read more
view感染者經驗之「牙醫診所裡的那些聲音」 2022 年 7 月 2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同時看診的年輕醫生有點緊張的跟我說:「你要不要等退燒後再來洗牙?」,面對醫生的回應,我感到不解與無奈。卻也別無他法,或許是那樣的表情?引發他作為醫者的惻隱之心?在他一陣內心交戰後,突然說:「好,我幫你洗牙」。說真的,這句話會讓我一輩子永遠記住…Read more
view愛滋友善牙醫師沒說的心底事:我在糾結該不該與你相認 2022 年 7 月 27 日 7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愛滋相關工作者中,有件不一定正式寫在訓練手冊裡,但與愛滋領域的連結越深,越會默默地主動這麼做的事情,那就是無論個案管理師或是HIV NGO的工作者都知道、也會與感染者明確告知的:「在公眾場合,我們會裝作不認識我們服務的個案」。Read more
view感染者經驗之「善用資源,我們一起努力」 2022 年 7 月 20 日 6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自2017年確診後開始就沒有再看過牙科,因為友善團體提醒大多數牙科是不友善的,加上本身對口腔清潔還蠻注重,一開始對這件事就不是很在意,加上生活在非都市型的縣市,就醫什麼的,本身就不是非常方便…Read more
view淺談告知2—牙醫師在想什麼? 2022 年 7 月 2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或許你曾看過或聽過,感染者在告知牙醫師後看診被拒絕,或醫師從雲端藥歷得知病患是感染者後拒絕,到底感染身分在看牙時有什麼影響?一定要告知牙醫師嗎?以牙醫師而言,多數希望病患告知,最常見希望告知的原因為病情考量與感染管制。Read more
view淺談告知1—看牙醫篇 2022 年 7 月 13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身為牙醫師常有朋友問我:「感染者看牙時要不要告知?」這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不一定有答案,但能讓你了解可能面對的狀況。理想上,在告知之後,應該能接續進行看診與治療,但如上述所說,根據面對的醫師與院所,你可能會進入不同的情境。Read more
view感染者經驗之「小石」 2022 年 7 月 13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醫生看了我的牙齒狀況後只說「牙結石多,牙齦發炎了,平常要定期回來做清潔。」原來只是靠自己刷牙是不夠的,有時還需要專業儀器輔助。一個只是用水柱沖掉卡在牙縫間的牙結石的動作,他們眼裡的「小石」在我的生命裏可能是顆「大石」…Read more
view「我的牙科就診經驗」7月13日起邀你傾聽兩造心聲 2022 年 7 月 8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愛滋權促會針對雙北市牙醫診所進行的訪查中發現,有13.3%的醫師無論病患是否為感染者,都願意無差別的幫病患進行治療。另外有86.7%的牙醫師不願意或有條件的為HIV感染者進行牙科醫療。從上述的數據來看,HIV感染者想要在牙科醫療場域順利的進行治療,確實不容易。Read more
view想透過媒體報導改善感染者處境,你可以怎麼做? 2022 年 6 月 30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多年來, HIV 倡議者和研究人員一直抨擊主流媒體在報導 HIV 相關案件時慣用的污名視角。然而,最近一項發表在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的人類學研究指出,記者目前所處的媒體環境使得他們難以改變對 HIV 相關案件的污名報導視角。Read more
view無套之外, PrEP 有助於增加性快感及提升親密度 2022 年 5 月 22 日 9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許多人認為使用 PrEP 做為 HIV 的預防措施,有助提升性快感和親密度。研究主持人康乃狄克大學 Christine Curely 及其同事表示,即便很多處方醫師是基於降低「危險行為」而開立 PrEP,但如果我們以「增加性快感」做為溝通切入點,將有助於降低 PrEP 污名並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願。Read more
view給同為HIV感染者的你:要用勇敢去愛、要知道U=U 2022 年 5 月 15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如果你問我:『在雞尾酒療法之後,對HIV感染者的生活造成最大影響的事件是什麼?』 我會立刻回答你:『測不到病毒量=不具傳染力,也就是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Read more
view美國觀點: HIV 護理師如何化解感染者與醫療系統間的不信任 2022 年 5 月 1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2021 年底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 HIV 護理師協會會議上,美國 HIV 醫療網站: TheBodyPro 邀請在美國各地醫療單位工作的 HIV 護理人員,分享他們如何建立感染者的信任,且如何幫助並確保感染者可以持續的接受 HIV 醫療照護。以下是其中四位專業護理人員的分享。Read more
view莫桑比克經驗顯示同儕員心理健康支持計畫應整合至 HIV 治療方案中 2022 年 5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研究指出,在莫桑比克有將近 13% 的人都感染了 HIV,且有超過 50% 剛確診的感染者有心理健康上的困擾。其中,三分之一的新感染者在與非專業背景同儕輔導員(後續簡稱「同儕員」)進行幾次諮詢課程後,心理健康的困擾減少了一半以上。若參加過五次非專業諮詢後,心理健康的困擾更會下降近 75%。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