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i, Dr.V團隊 燈燈牙醫師
感染管制(infection control)指的是患者於醫療院所接受檢查或治療,或醫護人員照顧患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時,為了避免造成交互感染與預防感染傳播,醫療院所與醫護人員所採取的防護措施。
這幾年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造成無可計量的損失,牙科醫療人員因為需要直接面對口腔,且診間充斥牙科治療時產生的口水飛沫,許多牙科醫療院所顧及員工健康,並為了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提升防護措施,紛紛戴起N95口罩、護目鏡、面罩、在診間購置更多的空氣清淨機等。以上提及的諸多防護措施,都是感染控制的環節。然而,感染控制並不是在新冠肺炎出現後才受到牙科醫療人員的重視,現今牙科醫療對於感染控制的重視起源於1980-90年代HIV的流行。
在雞尾酒療法出現之前,感染HIV幾乎等同於罹患不治之症,擔心自己罹患愛滋的恐慌衝擊了醫療人員,也讓許多民眾擔心因為看牙而感染愛滋。始於對愛滋疫情的重視,專家學者著手規畫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註一]與通用預防措施(universal precautions)規範[註二],牙科醫療人員開始重視感染控制,牙醫師在看診時配戴手套與口罩、牙科助理為每位患者更換消毒後的器械等,這些牙科感染管制規定是近四十年來逐步建立的成果。
對於HIV的重視推動了感染控制相關制度的建立,但也同時讓HIV在世人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可怖印象,即使HIV並非男同志專屬疾病,且已成為藉由服藥可控制良好的慢性疾病,世人對HIV的刻板印象仍直接或間接導致感染者或同志族群遭受差別待遇。由於牙科感染管制與HIV之間曾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加上對於HIV的印象與恐懼過於深刻,時至今日全球的HIV感染者都持續面臨牙科求診不易的困境,許多牙科醫療院所仍對「為HIV感染者提供牙科醫療照護」感到躊躇,深恐防護裝備(如:口罩、隔離衣、面罩等)或感染控制措施(如:器械消毒、環境清潔方式等)不夠周延,進而衍生拒診與過度防護的爭議。
類似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國外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牙科醫療人員表示亞洲人與亞裔人士因為被認定有更高的機率是新冠肺炎帶原者而被拒絕看牙,疫情期間也不時聽聞亞洲人與亞裔人士因為疫情遭受種族歧視。
由此可知,疫病往往是推動醫療發展的動力,但也可能與汙名產生連結,進而對弱勢或特定族群造成負面影響。然而台灣在這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借鏡SARS的抗疫經驗,加上牙科醫療院所已落實幾十年的感染控制,牙科醫療人員不僅很快地增加、適應諸多防疫措施,也可以看到不論是政府官員或醫療人員,都戮力於了解疾病的傳染途徑、模式與治療方法,並且極力避免任何形式的污名影響到特定族群(如:八大行業、外籍移工)以及防疫工作。
雖然愛滋病與新冠肺炎都曾是可怕、未知的新興傳染疾病,但台灣經過長期的教育訓練並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後,更快速、精確地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反應與調整,希冀未來台灣的牙科醫療環境不論在面對HIV、新冠肺炎或其他新興疾病,都能落實合宜的感染控制方式,除了保護醫療人員的安全,也應依循疾管署的建議,確保不會造成環境汙染或他人感染,並儘量降低因防護措施可能對病患產生的不良影響。牙科相關的感染控制建議,除了可以在疾管署的網站上查詢,也可以參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與Dr.V團隊合作出版的「HIV 感染者的口腔照護指南」,期待這些資訊能讓台灣的醫療環境更加專業、友善。
[註一] 個人防護裝備:如口罩、手套、隔離衣、護目鏡等裝備,依照不同的疾病傳染途徑,醫療人員將穿戴適合的防護裝備。
[註二] 通用預防措施:在1980年代出現愛滋疫情後,專家學者設計通用預防措施,規定醫療人員應配戴適合的防護裝備以隔絕與病患體液的接觸。目前此一觀念更加完善,已改稱為「標準防護措施(Standard precautions)」,包含多項預防感染措施,包括醫療人員的手部衛生、執行安全注射、預防醫療儀器及設備成為疾病傳染的媒介等。
參考資料:
1. 牙科院所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手冊,鄭信忠,2016
2. The HIV and SARS-CoV-2 Parallel in Denti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Oral Health Care Team, M. Brondani and L. Donnell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