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共病議題

英國 HIV 感染者同時感染C型肝炎的人數減少了79%

英國 HIV 感染者同時感染C型肝炎的人數減少了79%

英國愛滋學會在2023年春季的會議中提到,在COVID大流行期間,英國同時合併感染C 型肝炎病的HIV感染者人數減少了79%。這也意味著在合併感染HCV的 HIV 感染者群體中,英國已經超越WHO設定的,在2030年前將慢性感染C型肝炎的人數減少 72%的全球目標。

為什麼美國腫瘤專科醫師不跟罹癌感染者討論 HIV?

為什麼美國腫瘤專科醫師不跟罹癌感染者討論 HIV?

一項質性研究發現,美國的腫瘤專科醫師基於保密原則,很少跟罹患癌症的HIV感染者討論HIV與癌症之間的關連性。除此之外該研究亦發現,大多數的腫瘤專科醫師沒有接受過HIV相關的訓練、在面對感染者時不會提供有差別的醫療照護,以及腫瘤專科醫師會定期與該患者的感染科醫師溝通等現象。

生物及社會因素都會對感染者的大腦老化造成影響

生物及社會因素都會對感染者的大腦老化造成影響

一項美國的回顧性研究指出,共病症、社會因素及 CD4/病毒量等傳統 HIV 指標,都會影響 HIV 感染者的大腦老化現象。正因如此,研究團隊建議擴大臨床視角來思考 HIV 感染者的老齡議題,並需關注共病症、生活方式改變和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

HIV 感染者面臨較高罹患發炎性腸道症的風險

HIV 感染者面臨較高罹患發炎性腸道症的風險

一項分析丹麥和美國的疾病資料庫的研究結果顯示,HIV 感染者罹患發炎性腸道症的風險更高。因此,研究團隊建議 HIV 感染者 如果發生任何新的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疼痛、血便或體重減輕等),都應仔細檢查釐清是否自身是否罹患發炎性腸道症,這將有助採取後續適切的治療措施。

聽說我們比一般人老更快?aka 如何與高熟齡共病相處

聽說我們比一般人老更快?aka 如何與高熟齡共病相處

在 HIV 的治療越來越有效而簡便的今日,感染者的平均壽命跟非感染者趨近一致。這也代表著怎樣活得久且活得好,也逐漸成為大家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本次愛知識訪問了台中榮民總醫院林詩萍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愛知識的讀者們對於高熟齡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

那些上上下下的三高指數們 aka 如何與新陳代謝共病相處

那些上上下下的三高指數們 aka 如何與新陳代謝共病相處

相對於HIV有效且便利的治療,三高等代謝疾病的控制及預防,就沒那麼簡單了。無論是不是感染者,隨著年紀漸長,這些代謝性疾病,也逐漸影響每一位的生活。本次愛知識訪問了成大醫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以及奇美醫院心臟內科廖家德醫師。由本次的訪談,幫助讀者們對代謝性疾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

不是只有感覺累累的那麼簡單 aka 如何與肝部共病相處

不是只有感覺累累的那麼簡單 aka 如何與肝部共病相處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打過肝炎的疫苗。但老實說,現在為止,我還是搞不清楚打的到底是 ABCD 哪一種肝炎疫苗?就更不要說肝炎疫苗到底可以持續多久有效?多久後需要再補打?關於這些問題,愛知識訪問了台大醫院洪健清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肝炎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

我一點都不想聊為什麼有點軟 aka 如何與泌尿道共病相處

我一點都不想聊為什麼有點軟 aka 如何與泌尿道共病相處

從男孩到男人,我們好像總是會把泌尿科的話題,拿來做為茶餘飯後的消遣。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些話題就變成了某種不得不去面對,卻又很難說出口的問題。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部立桃園醫院鄭健禹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泌尿道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

感染 HIV 讓我不美又癢癢了嗎?aka 如何與皮膚共病相處

感染 HIV 讓我不美又癢癢了嗎?aka 如何與皮膚共病相處

相對於其他除非透過血液檢查,可能比較不容易察覺的三高等慢性疾病,如果共病病癥出現在皮膚上面,就很有可能會直接的影響感染者的情緒,甚至是生活品質。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台大醫院林冠吟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皮膚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