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感染者經驗之「善用資源,我們一起努力」

FavoriteLoading〔文章加入收藏〕

作者:黑貓
文章背景資訊:2020-2021年,台灣南部某縣市

黑貓親自發聲,
把自己的牙科就診經驗說給你聽

自2017年確診後開始就沒有再看過牙科,因為友善團體提醒大多數牙科是不友善的,加上本身對口腔清潔還蠻注重,一開始對這件事就不是很在意,加上生活在非都市型的縣市,就醫什麼的,本身就不是非常方便。

後來,逐漸因為其他就醫經驗越來越多,像是感冒、皮膚過敏、落枕到車禍送急診等等…,在沒有隱瞞 HIV+ 甚至主動告知下都很順利,讓我覺得也許可以試著挑戰魔王「牙科診所」看看,畢竟H回診都是在比較大型的醫院,牙科都很難掛號,在還沒有出現急性問題前找到一家可以接受的牙科診所吧!

經過朋友介紹他覺得牙醫人很好的診所,不過牆還是要自己去撞,經過第一間、第二間電話說明掛號全滿只收既有病人後,我知道我被四間名字有些雷同的連鎖診所一起拒絕了。在第二個連鎖診所回覆消毒設備等級不足(該診所廣告還是強調是用最高等級消毒設備),連友善診所都只出現在隔壁縣市的情況下,只好問了回診醫院的個管師是否可以掛回診醫院的牙科?當然可以,第一次看診只能現場掛號等,但 HIV+ 不管掛幾號都要等到最後一位看診,之後回診也是,甚至因為這個不成文的規定讓牙科曾被感染者投訴,院內會議上牙科拒絕個管的建議,不會取消該作法,不會拒診,但在那之後的友善調查時也不再舉手。

個管給了另一間特約區域醫院牙科主任的名字,直接去掛號,大不了以後就跑外縣市友善牙科。

護:初診資料填寫好了嗎?咦…你的慢性疾病是什麼?
我:HIV+
護:喔~這情況我需要告知一下醫生喔!
我:沒問題。
主任醫:你很正向,直接告訴護士,這很不容易,本來就是每一位病人都是當作高風險面對。

在久違的躺椅上,仍是一樣的洗牙處置,歸功於高中開始使用牙線漱口水的習慣,保持下去,沒事一年回診一次即可。

感染者在就醫上會感受到不同壓力,那來自於一個自己不說,健保卡資料也看得出來的病毒治療紀錄。我是一位感染者,我了解HIV,但很多人不了解,很多醫院診所面對的大眾並不了解,會擔心要是被傳出去有在看愛滋病患會被民眾怎麼看待,不能責怪拒診或條件很多的醫療機構。

身為感染者,感謝生在這個年代,我的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就醫上有很好的個管師可以諮詢,生活上有友善團體的支持,有倡議團體持續發聲,最終HIV+只是出現在健檢報告上的紅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