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果有聲音》 20篇愛滋故事的發聲練習 邀請你一起來聽見愛的聲音 給感染者的疾病共生指南 和您一起聊聊「共病議題」 親愛的・你過得好嗎? 邀你一起邁向身心平衡與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共處 知識帶來勇氣 勇氣帶來力量 HIV 疾病知識與實用訊息 從感染者視角思考 華文介面分享 正確且當代的 HIV 知識 提升感染者的生活品質 讓正確知識陪伴同行 展開感染後的旅程 與愛共生 愛滋事 about HIV 泡杯茶找個安靜的角落,一起來閱讀這些清晰明瞭且需要知道的 AIDS / HIV 知識吧。 與愛共生 讓我們陪伴你展開感染後的旅程,感染後需要知道的大小事在這報你知。 AIDS / HIV 基礎事 感染HIV 有什麼症狀?怎樣可能會感染 HIV ?台灣相關法規限制都在這。 預防感染 怎樣才能降低感染風險?我想篩檢及使用PrEP預防感染又該怎麼做? 熱門文章 Popular Articles 愛如果有聲音 沒能給的擁抱 Posted on2023 年 10 月 26 日2023 年 12 月 2 日 共病議題 感染者為什麼特別容易罹患這些疾病呢?aka 淺談感染者的共病 Posted on2023 年 5 月 25 日2023 年 12 月 2 日 娛樂性用藥 在歡愉、毒品及性愛三者間 – 為什麼會想 Slamming? Posted on2023 年 4 月 24 日2023 年 12 月 2 日 共病議題 當壓力如海浪席捲而來 aka 讓我們聊聊「焦慮症」 Posted on2023 年 2 月 9 日2023 年 12 月 2 日 AIDS/HIV基礎事 HIV 感染及愛滋病會有什麼症狀 Posted on2022 年 5 月 1 日2023 年 8 月 2 日 AIDS/HIV基礎事 這樣可能感染 HIV,但這樣不會 Posted on2022 年 5 月 1 日2023 年 8 月 2 日 推薦閱讀 Recommended Articles 共病議題 是不是該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Posted on2023 年 11 月 6 日2023 年 11 月 6 日 基礎醫學研究 在感染猴痘之後・台灣在地猴痘患者的真實故事 Posted on2023 年 10 月 9 日2023 年 11 月 20 日 基礎醫學研究 用 PrEP 預防 HIV 該選原廠藥還是學名藥呢? Posted on2023 年 10 月 2 日2023 年 12 月 2 日 娛樂性用藥 全球藥愛減害服務大不同,看看世界想想台灣 Posted on2023 年 9 月 4 日2023 年 11 月 2 日 愛新事 HIV news 哪些社會因素可能造成 HIV 感染者無法穩定抑制體內病毒? Posted on2023 年 12 月 4 日2023 年 12 月 4 日 一篇發表在《AIDS》的研究提到,芝加哥HIV感染者的醫療數據顯示,感染者所處的整體處境將會造成愛滋病毒抑制成功與否的差異,並藉以強調綜合評估感染者背景在制訂公衛政策時的重要性。研究結果表明,相較於單一社會因素,愛滋防治計劃必須納入更加廣泛而全面的社會因素考量。 1273個日子 Posted on2023 年 11 月 30 日2023 年 11 月 30 日 熱戀期間生活總是充滿粉紅泡泡,瑣碎的數字、物品或日期都可以充滿紀念意義,街道上寒風再冷冽,牽手走起來都是如沐春風,窗外雨再大都是「紅燭昏羅帳」,渾然不覺無情的風雨即將從意想不到的方向襲來。我自己有定期匿篩的習慣,與男友交往一段日子後,到了要匿篩的時間,我自己先行預約完成匿篩... 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對當地醫療照護的影響 Posted on2023 年 11 月 27 日2023 年 10 月 21 日 在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實施之前,為關鍵社群提供愛滋預防與治療服務的社區中心每週平均接待約 40 位前來尋求服務的民眾。然而,隨著 2023 年 3 月烏干達議會討論並批准這個號稱「現行最嚴厲的反同法案」後,前來尋求服務的民眾大幅度的下降至每週只剩 2 位。 錯誤下美麗的相遇 Posted on2023 年 11 月 23 日2023 年 10 月 21 日 我滑著手機交友軟體,看見一個交友自介,好奇心驅使下加入他的FB帳號,鼓起勇氣敲了臉書訊息給他:「Hi,請問交友軟體上的資料都是被盜用的嗎?」對方迅速回覆:「有些是真的,有些非本人的。」我繼續詢問:「因為我看到HIV...』 閱讀所有愛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