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專題報導

筆者後記《他們談的不是病,都是人生》

訪談後記《他們談的不是病,都是人生》

那時愛知識的計畫主持人來找我談,說打算做一個系列、跨越年代的 HIV 感染者們的群像紀錄訪談——身為一個記者,接下愛知識這一系列的訪談,自然是義不容辭。我問他,要談什麼主題當作切入點?他說把訪談的主導權留給我,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夠把不同年代的 HIV 感染者們的故事,好好地留下來。

Read more

其他的共病比HIV更麻煩

其他的共病比HIV更麻煩

2010年,他還在中國工作。年度更新工作證的時候,醫生非常客氣地跟他說,「有個檢驗結果的地方怪怪的…」他的家族有三高病史,這些事,在他感染 HIV 之前就知道了。始終就是把相關的風險放著,也沒特別處置。反而在那後來的HIV感染治療與每次的回診,多數與醫生討論的,卻是三高治療…

Read more

你的歷史、我的日常 aka 寫在《HIV的過去與未來》專題報導之前

你的歷史、我的日常 aka 寫在《HIV的過去與未來》專題報導之前

感染者是愛滋歷史的主體,然而所處的時空也真切地影響了感染者的人生。藉由走過不同愛滋法規、醫療政策、社會氛圍HIV感染者的故事,則可以讓我們一窺當時不同時代的愛滋面容。邀請你前來閱讀與分享《HIV的歷史與未來》,讓昨日的記憶與體驗成為明日前行的基石與力量。

Read more

難過的時候,想想自己不是一個人,我就能勇敢

難過的時候,想想自己不是一個人,我就能勇敢

2019年我二十五歲,因毒品案件被判刑四年二月,在這次執行中才知道自己感染了愛滋,當下真的有許許多多難以言喻的悔不當初。值得慶幸的是,我的家人並沒有因為我入獄而放棄我,我媽和阿姨除了每週輪流來看我之外,也一直保持通信。一直糾結該不該告訴她們我有HIV的事,但最後還是沒那個勇氣。

Read more

家的力量

家的力量

那時的我年少輕狂,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死亡這麼近,天不怕地不怕的我,打打殺殺是家常便飯,殊不知卻栽在自己的大意。同時間,懊悔及恐懼排山倒海地壓得我感覺快要喘不過氣,當下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我最愛的家人,犯了錯而入獄受罰,對年邁的父母而言,已經是一件令他們傷心的事情…

Read more

1273個日子

1273個日子

熱戀期間生活總是充滿粉紅泡泡,瑣碎的數字、物品或日期都可以充滿紀念意義,街道上寒風再冷冽,牽手走起來都是如沐春風,窗外雨再大都是「紅燭昏羅帳」,渾然不覺無情的風雨即將從意想不到的方向襲來。我自己有定期匿篩的習慣,與男友交往一段日子後,到了要匿篩的時間,我自己先行預約完成匿篩…

Read more

H與我之間

H與我之間

「中秋跟我一起回家烤肉,我的家人們都會一起⋯⋯」H先生在某個晚上不經意地說著。那瞬間,身為資歷將近十年HIV感染者的我,感到十分震撼並不可思議,我不禁回想感染初期直到現在的這些日子,從單身到有伴、從有伴到穩定,當中有太多無法預料的點滴,就這樣遊走在我與H之間…

Read more

現在說,還來得及嗎?

現在說,還來得及嗎?

二十年的時間是這麼如梭般過去了。每當我看到相關的新聞,我總又想起你,隨著你的樣貌、聲音浮現,不曾乾涸的愧疚也如潮浪拍打在心的礁岸。如今,我只能怯怯問你一句:這些年,你過的還好嗎?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便注意著你。父親常在晚餐時提及你的優秀與桀驁,叮囑我身為老師的兒子可別輸給他的學生。

Read more

沒能給的擁抱

沒能給的擁抱

看著K君淡淡地說出自己是愛滋感染者的表情,我不質疑,反而很篤定地相信他所言不假。雖說相信,但心裡的震驚也難以平復,畢竟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他又如此誠懇可親,毫不掩飾隱瞞,我便按捺蠢蠢欲動的排斥感,細細聆聽他娓娓道出自己一段不堪的人生歷程…

Read more

面對自己,每一步都是超越

面對自己,每一步都是超越

我的鄰居有愛滋。我記得二十年前,我們兩個常一起待在他家打電動,那時的他,既內向又膽小。有時我們看恐怖片,他是那個愛裝作不害怕,其實卻不敢看的人,當然,這些印象在我多年後又遇見他時都徹底改變了。他健身、開朗、舉止談吐得宜,從有點普通甚至差勁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正向又積極的男子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