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Tag: 公衛政策

當感染者步入熟齡:長照的多元可能性與未來想像

當感染者步入熟齡:長照的多元可能性與未來想像

「現在的我,反而比許多同齡人更注重養生。」一位感染 HIV 超過二十年的朋友這樣說,開心地指著螢幕裡的正常膽固醇及血糖數值,還有「測不到」的病毒量。隨著抗病毒藥物進步,感染者平均壽命幾乎追平一般人,問題就不再只是「活得久」,而是「活得好」。當老化、慢性病、社會汙名與長照需求交織,感染者的熟齡生活需要更多可能。

Read more

愛滋與長照的交會:在歧視與老化之間尋找尊嚴與希望

愛滋與長照的交會:在歧視與老化之間尋找尊嚴與希望

很多感染者隨著年紀增長,在穩定服藥的情況下健康情況維持得不錯,順利走進中老年。 面對目前長照體系對愛滋感染者的不友善,一種新的想法慢慢浮出檯面:「讓感染者自己來照顧感染者,是不是能打破現況、創造更多可能?」其實,這不只是一個可行的構想,甚至可以說是一條帶來改變的希望之路。

Read more

熟齡HIV感染者常見的共病:臺灣視角下的醫療整合與長照轉型

熟齡HIV感染者常見的共病:臺灣視角下的醫療整合與長照轉型

隨著抗病毒治療日益成熟,HIV感染者壽命大幅延長,在臺灣50歲以上感染者比率已突破三成,熟齡感染者議題已成照護核心。根據疾病管制署2024年報告,至2036年,50歲以上感染者預估將占總數52%。 然而,長壽並非意味健康無虞,年齡增長帶來慢性病與功能退化風險,對感染者而言尤為明顯。

Read more

熟齡HIV感染者的全人照護

熟齡HIV感染者的全人照護

全人照護強調以「人」為中心,考量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上的全面需求,並鼓勵在治療照護過程中參與決定。全人照護的核心在於關注人的整體健康與環境,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身體健康、情感支持和社會參與方面都能獲得全面的支持。 本文將從熟齡 HIV 感染者的觀點出發,分享全人照護的需求與可行的介入措施。

Read more

身心障礙者對HIV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如何?

身心障礙者對HIV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如何?

一項針對 37 個中/低收入國家總調查人數超過 50 萬人的研究指出,與非身心障礙者相比,身心障礙者了解愛滋綜合知識的可能性低了 25%。若進一步將生理性別納入分析則會發現,將較於非身心障礙女性,身心障礙女性較不清楚如何預防愛滋母嬰垂直傳播,也比較沒有接受過 HIV 篩檢。

Read more

如何提高非法藥物注射者的 HIV 篩檢率?

如何提高非法藥物注射者的 HIV 篩檢率?

在肯亞進行的研究指出,為有注射非法藥物的 HIV 感染者提供名為「伙伴支持」的服務(該服務透過同儕員聯繫感染者的性伴侶或藥物使用伙伴,並邀請他們接受 HIV 篩檢)。該作法能有效幫助不了解自己感染狀態的非法藥物注射者了解自身的感染狀態,且接續取得所需的醫療照護。

Read more

軟釘、硬釘都是釘(遇到醫療拒診時該怎麼辦呢?)

軟釘、硬釘都是釘(遇到醫療拒診時該怎麼辦呢?)

曾經因為牙周病,在某知名私立醫院牙科預約,並且填寫資料時有表HIV身分。原本預約的號碼較前,而後被告知因為怕消毒不完全,所以實際看診號碼被直接往後挪。 然後輪到自己看診時,甚至連洗牙都沒有,我就被請出去了。當感染者遇到醫療拒診時該怎麼辦呢?讓疾管署黃薰瑩科長來告訴你可以怎樣處理。

Read more

不容易但仍有可能 aka 寫在《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之前

「生活在2024年台灣的我們又關心那些與愛滋相關的議題呢?當代的法律及政策又怎樣影響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是愛知識即將與你分享這個名為《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的核心。邀請你自 7 月 22 日起每週四前來閱讀《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讓我們一起在從不簡單的生活中,看見可能。

Read more

減害介入措施是否真的可以降低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

減害介入措施是否真的可以降低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

美國洛杉磯一項針對男男性行為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者的研究顯示,無論提供給該群體何種非法藥物減害介入措施,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都可以降低該群體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研究作者同時指出,減害介入措施在使用者沒有戒癮動機的狀態下,其重要性將超過戒癮療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