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Tag: 甲基安非他命

「人」理所當然應在藥愛介入措施之前

「人」理所當然應在藥愛介入措施之前

「我們是人,不是數據、不是研究,也不是公衛策略的風險群體,我們是『人』,是有自己故事、自己需求的『人』…」 幾年前,當我在國際會議中聽到倡議團體說出這段話時深受震撼。當我們齊聚曼谷《2024 亞太藥愛國際研討會的時候,我又再度想起這關鍵的呼籲:「我們所面對的是『人』…」

Read more

如何提高非法藥物注射者的 HIV 篩檢率?

如何提高非法藥物注射者的 HIV 篩檢率?

在肯亞進行的研究指出,為有注射非法藥物的 HIV 感染者提供名為「伙伴支持」的服務(該服務透過同儕員聯繫感染者的性伴侶或藥物使用伙伴,並邀請他們接受 HIV 篩檢)。該作法能有效幫助不了解自己感染狀態的非法藥物注射者了解自身的感染狀態,且接續取得所需的醫療照護。

Read more

減害介入措施是否真的可以降低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

減害介入措施是否真的可以降低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

美國洛杉磯一項針對男男性行為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者的研究顯示,無論提供給該群體何種非法藥物減害介入措施,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都可以降低該群體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頻率。研究作者同時指出,減害介入措施在使用者沒有戒癮動機的狀態下,其重要性將超過戒癮療法。

Read more

科技減害、藥與愛

科技減害、藥與愛

在確認感染 HIV 之後到開始接受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前的這段時間越長,通常也代表著當該名感染者要開始進行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時,他的免疫系統會比較低落、且體內的病毒量也越高。一般而言,在免疫系統低落及高病毒量的狀況下,治療後無法成功抑制病毒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Read more

藥愛可能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 (應對與復元篇)

相關研究指出,使用的強度、頻率較高、五年以上的使用史,或符合物質依賴的診斷,都較有可能發展出上述的精神症狀。任何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發展,都是本身的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類似的使用型態,也可能在不同人身上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Read more

藥愛可能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 (動機與影響篇)

上面的故事中,分別描述了幾種不同的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者樣貌。本文將帶讀者認識藥愛、甲基安非他命使用對大腦、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成癮的發展、常見的使用原因、介入模式及復元歷程做基本的介紹,希望不管對使用者、親友、陪伴者、助人工作者都能有所幫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