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使用doxyPEP降低感染性病風險?
一項以美國民眾做為研究對象的doxyPEP研究再次證實,對男男性行為者及跨性別女性來說,在性行為後使用doxyPEP可以有效預防感染包含梅毒及披衣菌感染在內的STIs(俗稱「性病」)。
閱讀更多女性、愛滋,重要的是愛自己
小愛同學,女性、36 歲,2015 年起因為反覆低溫發燒跑了醫院好幾次但都檢查不出究竟生了什麼病。 「醫生說我得了『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爸爸問我說,你知道這是什麼嗎?我說我不知道。醫生就直接說就是『HIV』,爸爸又看著我,我說我不知道,接著我爸就說是『愛滋』...」
閱讀更多只有男同志會感染HIV? aka 寫在《誰有可能感染HIV》專題報導前
愛滋病毒(HIV)真的會辨認誰是男同志?誰不是?會因為是異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非男同志的性取向而自帶愛滋安全裝置?但從科學研究還有真實世界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發現,「只要有風險行為就有可能感染 HIV」。《誰有可能感染HIV》專題報導帶你認識感染愛滋的風險行為及感染者的生命故事。
閱讀更多AI系統能幫忙診斷非黑色皮膚癌嗎?
一項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年會的研究指出,預先用大型資料庫訓練的 AI 系統,將能夠幫助居住在資源有限國家/區域的民眾,精確診斷非黑色素皮膚癌 (nonmelanomaskin cancer,簡稱 NMSC)。
閱讀更多真的有必要從Abacavir成分藥物(如:三恩美)換成其他治療藥物嗎?
由於Abacavir對心血管的潛在風險,隨著感染者的年齡及健康狀況的變化,即使目前一切檢查及評估都是正常的,及時考慮更換治療藥物也是比較恰當的做法。當自己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一個對心血管風險低的藥物,自己每日服藥也會感到更安心。
閱讀更多為什麼歐美指引要將Abacavir成分藥物(如:三恩美)排除在第一線治療用藥之外?
目前歐美國家及歐洲愛滋病臨床協會愛滋治療指引 ,已不再將含有abacavir成分的單錠劑合併處方,如DTG/ABC/3TC(商品名為三恩美),列為第一線治療處方。 本文將說明國際愛滋治療指引為何逐步將含有abacavir成分的處方排除在第一線治療用藥之外,並探討其背後的醫學實證。
閱讀更多做家事跟慢慢走也可以降低罹癌風險?
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牛津大學共同進行的大型研究指出,相較於長時間久坐的人,每天從事輕度以上活動(如:做家事及打雜)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較低。該研究同時指出,不僅輕度活動有助降低罹癌風險,每天多走路也可以。
閱讀更多什麼是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EP)?aka 美國新版指引建議這樣做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2025年5月發佈了新版的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EP)使用指引。更新的版本除了建議在風險事件發生 24 小時內開始服用相關藥物外,也納入供孕婦、兒童及非法藥物使用者的PEP使用建議。
閱讀更多HIV感染者權益在西班牙獲得重要進展
西班牙一個名為 CESIDA 的民間組織,與 Fernando Pombo 基金會近期代表某位當地的 HIV 感染者打贏了一場基於「HIV 感染狀態」而遭受政府部門歧視的行政訴訟。這是一項極具意義的判例,除了迫使西班牙當局開始重視感染者的權益外,也凸顯當地感染者仍承受許多污名與歧視。
閱讀更多當感染者步入熟齡:長照的多元可能性與未來想像
「現在的我,反而比許多同齡人更注重養生。」一位感染 HIV 超過二十年的朋友這樣說,開心地指著螢幕裡的正常膽固醇及血糖數值,還有「測不到」的病毒量。隨著抗病毒藥物進步,感染者平均壽命幾乎追平一般人,問題就不再只是「活得久」,而是「活得好」。當老化、慢性病、社會汙名與長照需求交織,感染者的熟齡生活需要更多可能。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