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現在的問題是我要怎麼活 2025 年 4 月 24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以前的問題是,我會不會死?現在的問題是,我要怎麼活?」他笑著說。他今年 49 歲。回顧過去的二十多年,他曾站在死亡的邊緣,也曾在醫學的劇變中見證自己的生命如何被改寫。「那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會掛掉,結果還活著,」他說Read more
view媽媽的正能量黑色幽默 2025 年 4 月 1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確診後的初期,她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因為她「根本不太懂」這個病是什麼,覺得只是一般疾病。直到有一天,志工來找她,開始跟她解釋HIV的影響,她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隨時會死」。這讓她開始拼命工作,甚至一天三班16小時地加班,為了當時還在泰國的女兒,「想說萬一哪天死了,至少存夠錢。Read more
view活著,並且說話 2025 年 4 月 1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1986 年,韓森得知自己感染 HIV 時,他才剛滿 17 歲,還不太清楚「陽性」和「陰性」的醫學意涵。 「『陽性』聽起來是好的嘛,陽光、正向,結果竟然是有感染。」他苦笑著回憶。當時,社會對愛滋病的恐懼與歧視讓他陷入深深的孤立,甚至連醫療界都還在摸索該如何面對這個新興疾病。Read more
view進行中的愛滋歷史 aka 寫在2025《HIV的過去與未來》之前 2025 年 4 月 7 日 2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HIV的過去與未來》專題報發表後我們獲得許多迴響,這些回饋讓我們清楚的發現,這不只是愛滋社群的紀錄,也是HIV感染者與閱讀這些故事每一位邁向未來的養分。2025年,我們將繼續這個專題報導。從另外6位感染者的視角還有詩人羅毓嘉細膩的文字,與各位一同走進台灣愛滋的歷史。Read more
view為什麼穩定提供HIV感染者治療藥物是重要的? 2025 年 1 月 1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年來,台灣愛滋防治成效多有進展。就新增HIV感染個案而言,台灣不僅連續六年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更是二十年來首次低於千例。然而,近來關於HIV治療藥物移出健保總額的討論,不僅可能使感染者難以穩定獲取治療藥物,亦可能為台灣愛滋防治成效帶來衝擊。Read more
view美國田納西州通過侵害愛滋人權法案 2024 年 10 月 10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2024年5月美國田納西州州長簽署了HB 2572/SB2043法案,該法案將已知自己感染HIV而實施強姦行為的個人,無論其是否能傳播、是否蓄意傳播,或是有沒有實際傳播,皆納入加重強姦罪的適用範圍。該法案於2024年7月正式生效。Read more
view逐漸變老之後(感染者在台長照安養現況) 2024 年 8 月 29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的伴侶是U=U的感染者,一般生活作息上完全沒問題也很健康,身旁的朋友也都感覺不出來有甚麼異樣。由於是同性伴侶,沒有小孩的計畫,預計就是兩人一起共度一生,但隨著年紀增長,開始會擔心中年後的健康保障。 讓關愛之家成人中心 陳佳備主任來告訴你 HIV 感染者在台長照安養現況。Read more
view還可以買保險嗎?(感染者的保險難題) 2024 年 8 月 22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的伴侶是U=U的感染者,一般生活作息上完全沒問題也很健康,但由於伴侶的 HIV 感染者身份,沒辦法購買醫療相關保險或是長照險,不曉得這方面有沒有甚麼方式或是機構能夠協助?感染者可以買保險嗎?讓保險經紀人公司業務主管 粽子來為你詳盡說明。Read more
view軟釘、硬釘都是釘(遇到醫療拒診時該怎麼辦呢?) 2024 年 7 月 25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曾經因為牙周病,在某知名私立醫院牙科預約,並且填寫資料時有表HIV身分。原本預約的號碼較前,而後被告知因為怕消毒不完全,所以實際看診號碼被直接往後挪。 然後輪到自己看診時,甚至連洗牙都沒有,我就被請出去了。當感染者遇到醫療拒診時該怎麼辦呢?讓疾管署黃薰瑩科長來告訴你可以怎樣處理。Read more
view不容易但仍有可能 aka 寫在《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之前 2024 年 7 月 22 日 2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生活在2024年台灣的我們又關心那些與愛滋相關的議題呢?當代的法律及政策又怎樣影響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是愛知識即將與你分享這個名為《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的核心。邀請你自 7 月 22 日起每週四前來閱讀《法律與生活》專題報導,讓我們一起在從不簡單的生活中,看見可能。Read more
view訪談後記《他們談的不是病,都是人生》 2024 年 6 月 24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那時愛知識的計畫主持人來找我談,說打算做一個系列、跨越年代的 HIV 感染者們的群像紀錄訪談——身為一個記者,接下愛知識這一系列的訪談,自然是義不容辭。我問他,要談什麼主題當作切入點?他說把訪談的主導權留給我,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夠把不同年代的 HIV 感染者們的故事,好好地留下來。Read more
view還是想要交男朋友 2024 年 6 月 2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2022年底,一陣延續了2個星期,燒了又退、退了又燒的病熱,確診了…除了感染者們常常問自己的那個問題,「我能不能這樣每天吃一顆藥,吃一輩子?」1992年出生的他,眨了眨那雙閃亮亮的小狗眼睛,「感染者這個身份,讓我最不安心的是,就是會不會交不到男朋友啊?」Read more
view如果這具身體可以為科學付出一點 2024 年 6 月 13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他對自己開始服藥治療的日子記得非常清楚,「2016年12月1日。「人到了這個年紀,有的事情一閃神,很快就忘記了,所以要給自己留下一個標記… 」他說。講得一派輕鬆,又時時透著某種自律的條理,但從知覺自己感染,到鼓起勇氣去檢驗、確診、接受治療,他花了4年的時間…Read more
view其他的共病比HIV更麻煩 2024 年 6 月 6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2010年,他還在中國工作。年度更新工作證的時候,醫生非常客氣地跟他說,「有個檢驗結果的地方怪怪的…」他的家族有三高病史,這些事,在他感染 HIV 之前就知道了。始終就是把相關的風險放著,也沒特別處置。反而在那後來的HIV感染治療與每次的回診,多數與醫生討論的,卻是三高治療…Read more
view好好過日子是個簡單的願望 2024 年 5 月 3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他是2001年感染的,旋即開始服藥了,控制了。「我只是單純地想,讓每個新感染的朋友知道,作為一個 HIV+,還是可以好好過日子的。」他說,談到身邊 HIV 社群裡頭,有些小朋友知道自己感染了在那邊崩潰,原不想管的,轉念又說,「如果我不照顧他們,那還有誰來照顧他們?」Read more
view雍容,受苦,都是一笑而過 2024 年 5 月 23 日 6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1999年,她刺了那隻蝴蝶。確實是極為雍容華貴,極為張揚美麗的蝴蝶。而未消毒乾淨的刺青針具,也一併把HIV,刺進了她的身體裡… 問她生病之後有什麼煩惱?蝶姐說:「哎呀,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比生病更重要更需要煩惱的事情啦…」Read more
view他是一個虔敬的人 2024 年 5 月 16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1999年的世紀之交,人們依然對HIV充滿恐懼,誤解,以及隱隱然透出的,差別待遇…「即使太陽落下了,也還是要祈禱。希望每一個人,都不要活在陰影之下…」他說。他是一個虔敬的人。他這句話,也不光是講給 HIV 感染的兄弟姐妹聽,而是給每一個人的。Read more
view你的歷史、我的日常 aka 寫在《HIV的過去與未來》專題報導之前 2024 年 5 月 13 日 2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感染者是愛滋歷史的主體,然而所處的時空也真切地影響了感染者的人生。藉由走過不同愛滋法規、醫療政策、社會氛圍HIV感染者的故事,則可以讓我們一窺當時不同時代的愛滋面容。邀請你前來閱讀與分享《HIV的歷史與未來》,讓昨日的記憶與體驗成為明日前行的基石與力量。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