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一個由歐洲 16 國科學家共同發表在《AIDS》期刊雜誌上的研究指出, HIV 感染者因自殺、使用毒品、意外和受暴身亡的風險依舊高於沒有感染 HIV 的群眾。資料顯示,因為注射毒品感染 HIV 的感染者、男性感染者、生活在東歐的感染者,因自殺、意外、受暴而死亡的風險更高。除此之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在診斷出感染 HIV 後的一年之內,感染者自殺身亡的比率也較高。
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問世後,感染者的自殺身亡率雖然很高但還是有所下降。先前有研究指出,HIV 感染者的自殺率是非感染者的 2~8 倍。2017年英格蘭公共衛生部的研究發現,在確認感染 HIV 後的一年內,感染者的自殺率是全球人口的五倍。該研究同時指出,在確認感染 HIV 後的一年內自殺身亡的人數佔總體自殺身亡人數的 40%。
關於這個研究
但就像大家知道的,要釐清是自殺或因為其他因素所以身亡這件事,本來就有一定的難度。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人由高樓墜落身亡,單就事件本身可能很難確定是因為當事人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是意外?還是有其他外力促使他墜樓。另一方面,毒品使用過量、意外、受暴等因素也會增加判別自殺與否的難度。此外,一直以來都有學者認為,因為人們對於「自殺」存在既有的負面刻板印象,在顧及感受的前提下,通常不會將死因標示為「自殺」。
正因辨識有一定的難度,研究團隊透過分析 EuroSIDA(這是一個包含臨床治療記錄及個人背景的資料庫)的數據試著釐清感染者因自殺、使用毒品、受暴/意外等因素造成的身亡的比率。研究團隊在分析了超過 23,000 筆數據資料後,當中有 17,881 位感染者的數據被納入該研究,這些研究對象的背景如下:
- 年齡皆為 18 歲以上的 HIV 感染者
- 生活在歐洲、以色列和阿根廷等地區
- 在 2007 到 2019 年間至少有一次到醫療院所進行 HIV 相關追蹤記錄(例如確認 CD4、病毒量等)
在平均追蹤這些研究對象八年後,有以下發現:
- 綜合死亡率為每 10,000 人年的追蹤有 121 人死亡(也就是說,隨機取樣 1萬名 HIV 感染者在追蹤一年後,預估會有 121 位感染者死亡)
- 若將研究期間死亡的 1,800 名感染者按死因分類,則有以下發現:
- 5% 是因為使用毒品造成身亡
- 3% 是因為受暴或意外造成身亡
- 2% 是因為自殺造成身亡
- 自殺的比率為每 10,000 人年的追蹤有 7 人死亡(也就是說,隨機取樣 1萬名 HIV 感染者在追蹤一年後,預估會有 2.7 位感染者自殺身亡)
除了上述的小結外,研究團隊還有以下的發現:
- 在排除其他的可能因素後,確認感染 HIV 後的一年內自殺身亡的可能性較高,是非感染者的 9 倍
- 男性感染者因為受暴或意外身亡的可能性是女性感染者的 2 倍
- 因為注射毒品導致感染 HIV 的感染者因為受暴或意外身亡的可能性也較高,是該研究中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研究對象的 2 倍多
- 若從感染者所在地進行分析,則發現生活在東歐地區的感染者因為受暴或意外身亡的可能性也較高。這可能也與當地注射毒品的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有關
研究團隊建議要特別留意東歐地區感染者因使用毒品造成身亡的可能性。此外,有鑑於新確診感染者自殺身亡比例很高,研究團隊也建議需要針對新確診感染者給予心理健康的評估與協助。
愛知識想告訴你
說實話每當我翻譯到一些「可能會讓人感到灰灰」的研究報導時,我們就會不斷想著「除了告訴大家這些有憑有據的事實現況外,愛知識 iKnowledge 還可以為大家具體做些什麼?」
以這次的報導為例,在之前也已經有過不少的研究提到關於感染者輕生相關的內容,如果你去閱讀原本刊登在 nam AIDSMAP 原始報導的標題,你可能會發現撰寫這篇報導的作者,在寫稿時可能跟我們一樣腦袋中迴盪著「still、還是、依舊」這些字眼。更白話點說,你跟我們在閱讀這篇研究報導時,可能都在想著「感染者的狀態其實從以前到現在其實都差不多…」
在這樣想的同時,我的腦海中浮現了幾個朋友。是這些朋友的切身經歷讓我明白,這些報導中提到的那些無比負向的想法,其實可能分分秒秒存在某些朋友的心裡,甚至反覆思索著可以怎樣將這些負向的想法化為實際無可挽回的行動。
每當我面對這些朋友時,我真的很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卻也覺得說什麼都不合適。
如果在閱讀這篇報導的你也跟我一樣,不知道可以怎樣適切的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又害怕說多了會讓對方覺得「你憑什麼對我的想法說三道四」。或是這些無比負向的想法,也曾出現在你的心裡。請讓我再次邀請你細細閱讀《親愛的,你過得好嗎?》專題報導。讓這些文章代替我們傳遞這些很難適切傳達的關心,還有那些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幫得上忙的言語。
在這個專題報導中我們將透過心理健康領域專家的文章,具體與你分享怎樣覺察自己的狀態,如何與心情低落、焦慮症、躁鬱症共處的提示,還有給使用娛樂性用藥朋友的建議。我們也沒有忘記陪伴在感染者身旁的陪伴者,我們也準備了一則給陪伴者的紓壓建議。期待透過這些文字,讓感染者與陪伴者們都能逐漸踏上身心平衡的旅程。
如果可以,也請轉發、分享這些文章,讓更多人閱讀並從當中得著力量。
如果你此時正在思考要把心中這些負向的想法化為實際的行動,若是可以也請跟諮商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聊聊,或許他們能幫助你打開不同的視角或釐清你所面對的種種。
雖然不容易,卻總是有可能。
祝福來到愛知識的你身心安好、自在快樂。
參考資料:
Tusch ES a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death due to substance use, and violent/accidental death in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online ahead of print, 12 October 2022.
DOI: 10.1097/QAD.0000000000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