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表示當 HIV 感染者持續使用 HIV 藥物治療,血液中的愛滋病毒會降到測不到的程度。感染者如果連續六個月體內病毒量處於測不到的狀態,那麼這位感染者就不會將 HIV 傳播出去。讓我們一起透過不同國家的案例,看看如何用 U=U 去除愛滋污名與歧視。
下列醫藥資訊原報導出處為 UNAIDS: U=U can help end HIV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Here’s how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Adrian Lindayag 是名菲律賓演員,他在 2017 年得知自己感染了 HIV。但在感染前,他已經親自感受過 HIV 這個疾病的重量。
「我的朋友因為愛滋病而喪失生命,這一切起因於愛滋污名與歧視,還有教育不足… 這讓他們不敢去篩檢。他們覺得,如果去篩檢然後被告知感染了愛滋,就等於放棄自己的夢想,還有生活…」
「說真的,在我感染 HIV 之前,我根本不知道 U=U 這個概念。U=U 這個概念是我的醫生告訴我的,這徹底的改變了我的生活。U=U 帶給我希望,讓我知道我仍然可以過著正常健康的生活… 」Lindayag 這樣說。
「U=U 改變了感染者們的生活… 在過去,醫療專業人員會告訴 HIV 感染者,HIV 治療藥物可以使他們健康的活著,但實際上感染者們感受到現實就是跟感染之前不一樣… U=U 位感染者的真實生活帶來改變,這代表感染者可以完全享受性愛帶來的親密、女性可以安心受孕,感染者們不用擔心自己會把病毒傳染給他人… U=U 為感染者帶來了希望與力量。」Boonruang 博士分享到。
2018 年 7 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告了 U=U 這個醫學共識,U=U 是累積自2008 年起大量的科學證據而得的醫學共識。我們邀請你閱讀《你知道什麼是 U=U 嗎?》了解 U=U 的科學證據。
雖然發現 U=U 這個科學事實已經超過十年,但 U=U 的相關資訊並未被廣傳,甚至有些感染者也未被告知相關知識。印尼倡議人士 Bella Aubree 就是其中之一。16 歲知道自己感染 HIV 的時候,她懷疑自己很快就會死。之後她網路上知道了 U=U 的知識,才從這個知識獲得希望。
「雖然當時我覺得每天服用 HIV 治療藥物很煩人。但我知道如果我持續吃藥治療,某一天我將可以達到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也就不會傳染給別人,這樣的想法幫助我堅持治療…」她解釋道。

對於來自巴基斯坦的同儕員 Shan Ali 來說,雖然 U=U 改變了他的健康和價值觀,但這些知識並未改變他家人的態度。
Ali 提到,「在巴基斯坦,目前只有兩種人會知道 U=U 的訊息。一個是愛滋相關工作者,另一個則是 HIV 感染者。社會大眾對 U=U 的訊息一無所知… 我曾經試著帶家人一起去諮詢、了解相關訊息,但他們仍歧視我。他們甚至讓我使用不同的餐具吃飯。我覺得自己被孤立、也覺得自己被歧視…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參與在社群倡議的工作當中… 」
Karun Lama 是一位印度的大眾傳播專家。她沒有感染 HIV,但她的父母都死於愛滋病。對她來說,U=U 讓她有機會跟感染者男友一起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在印度,要組成家庭時獲得家人的支持很重要。一開始我們很難獲得我男友的家人和親戚們的理解與支持,他們都很怕愛滋也很擔心我。他們覺得我男友會威脅我的生命安全,他們認為他只配跟 HIV 感染者結婚。但我們向他們說明了 U=U,他們開始了解如果他的病毒量測不到、他就不會傳染 HIV。最終,我們獲得他們的支持及祝福… 」Lama 說。
三段幫助你了解什麼是 U=U 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