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醫藥資訊引用及翻譯自 nam aidsmap: Stigma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Indian women with HIV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印度截至 2020 年有超過 200 萬名 HIV 感染者,其中約一半是女性。在當地愛滋污名的情況及其嚴重,且遭受污名的經歷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在印度,除了性別之外,女性感染者通常都還擁有多重社會邊緣化的身份(如種族和社經階級),而這些社會邊緣的身份通常就已伴隨污名。
在印度,喪偶、生女孩、性工作者、貧窮等身分都會加劇當地女性感染者的污名經歷。就如先前研究顯示的,愛滋污名會對女性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關於女性感染者如何看待自身遭受污名的經歷及心理健康狀態的相關研究就相對比較少了。
關於這個研究
這項發表在《PLOS Global Health》的質性研究,是倫敦大學的 Reshmi Mukerji 博士研究團隊在 2020 到 2021 年間進行的。研究團隊在印度西孟加拉省採訪了 31 位女性感染者和 16 位 NGO 服務提供人員,訪談內容涉及家庭暴力、交叉性污名、心理健康及其因應措施。參與研究的女性感染者背景資料如下:
- 平均年齡為 35 歲,平均感染 HIV 8 年
- 每位研究對象往往擁有一種以上的印度社會邊緣身份
- 三分之一為寡婦
- 三分之一為分居狀態或單身
- 超過四分之一只有女兒
- 六分之一為性工作者
- 五分之一屬於宗教少數群體
交叉污名與心理健康
受訪婦女使用孟加拉語中的特定字詞來形容交叉污名,如「chinta(擔心或煩惱)」或 「mon bhenge giyeche(精神或情緒崩潰)」。而服務提供人員往往將其歸類在「創傷」。
許多研究對象對自己的感染者身份非常保密,以免受到侮辱和歧視。因此,揭露自身 HIV 感染狀態的恐懼始終伴隨著她們。
「他們告訴我『聽說妳得了愛滋』,聽到這些話我很傷心。在過去雖然我生病了,我依然可以自處,可以工作,我過得還可以… 但現在我總是失眠、沒有食慾,而且精神緊繃… 他們甚至會打我… 」by 丈夫沒有感染 HIV 會對她進行家暴,她丈夫的家人不僅袒護丈夫的暴行還把她強行出感染櫃的女性感染者
然而,當研究團隊詢問經歷這些事件後的感受時,服務提供人員會將這些經歷歸類在「心理健康問題」,但女性感染者對此則有不同的想法,她們會用「dukkho(悲傷)」、「koshto(痛苦)」和絕望等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一些相對熟齡的女性感染者表達了她們對自己生病後無人照料的恐懼。
交叉污名與生理健康
受訪的感染者們認為,她們經歷到的交叉污名不僅嚴重影響了她們的心理健康,還影響到生理健康。
總結
從訪談結果可以發現女性 HIV 感染者交叉污名的經歷將可能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且可能會影響到她們的生理健康及 HIV 藥物的治療效果,並可能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研究團隊在總結時提到,由於交叉污名可能對 HIV 感染者造成一系列身心健康的負向影響,應提供女性感染者相關的心理健康評估並適時給予緊急介入措施。此外,也應留意,要盡可能避免在提供相關藥物及諮詢時為受污名群體貼上罹患精神疾病的標籤。
降低愛滋污名的方法需要考慮感染者本身的個別差異及需求,還有當地的風土民情,進而量身定制相關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
參考資料:
Mukerji R et al. “I hope I die. That is what I hope for”: Qualitative study of lived experiences of mental health of Indian women living with HIV experiencing intersectional stigma. PLOS Global Public Health 3(12): e0002075, 2024 (open access).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gph.0002075
Full image credit: HIV-positive woman being cared for in hospital, India. Photo by John Isaac / World Bank. Available at www.flickr.com/photos/worldbank/2348425048/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