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生物及社會因素都會對感染者的大腦老化造成影響

FavoriteLoading〔文章加入收藏〕

一項美國的回顧性研究指出,共病症、社會因素及 CD4/病毒量等傳統 HIV 指標,都會影響 HIV 感染者的大腦老化現象。正因如此,研究團隊建議擴大臨床視角來思考 HIV 感染者的老齡議題,並需關注共病症、生活方式改變和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

在閱讀這篇研究報導時,我不禁想「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及受過的對待,究竟會對健康產生多大的影響?」

傳統上,對疾病的研究大多會側重在生物學層面的探討,但這項研究提醒我們除了生物學的思考之外,也應該將社會學的因素納入思考。以這篇研究報導的內容為例,無論是共病症(生物學層面)或健康社會決定因素(社會學層面)都可能會對 HIV 感染者的大腦老化造成影響。

很久之前曾閱讀過一段文字:「造成結果的原因,通常都不只一個…」

下回當我們開始思考生命中發生的種種時,不妨可以試著用更寬廣、更開闊的角度去觀察與思索。或許我們會發現是許多不同面向的原因,造成了現在這個結果。

下列醫藥資訊引用及翻譯自 the BodyPro: Beyond Clinical Effects of HIV,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lso Associated With Brain Aging in PLWH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過去的研究已經透過神經影像學技術讓我們得以了解 HIV 感染對神經認知及大腦結構的影響與變化。然而,醫學界對 HIV 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兩者間的差異仍然沒有那麼清楚。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個回顧性研究來了解感染者及非感染者之間的大腦老化程度差異,並希望進一步歸納出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關於這個研究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系的 Kalen J. Petersen 博士,透過這項回顧性研究測量了共病症(如心血管疾病等)和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如貧窮、社會地位、壓力、工作環境、社會邊緣化、失業、社會支持等)對感染者及非感染者大腦老化程度的影響。

該研究共分析了 379 位感染者及 259 位非感染者研究對象的相關數據。經對照分析及人口統計學差異調整後,發現感染者與非感染者研究對象存在以下幾點差異:

  • 參與該研究感染者的年齡較大(感染者 45 歲:非感染者 38 歲)
  • 參與該研究感染者男性的比例更高(感染者 78%:非感染者 50% 為男性)
  • 參與該研究感染者男性為黑人的比例更高(感染者 69%:非感染者 56%)的參與者)。

研究團隊透過磁共振影像掃描技術(MRI)去測量研究對象的「大腦預測年齡」,之後再針對研究對象的「腦齡差」(brain-age gap,大腦預測年齡與他們真實年紀間的差異)建立一套線性回規模型去探討腦齡差與共病症、社會因素及傳統 HIV 指標間的關連性。

 

研究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發生較高腦齡差的現象與是不是感染者本身並無直接關連。此外,研究團隊發現感染者與非感染者在較高腦齡差的預測因素上不大一樣。

針對該研究,相關評論的作者 Mollie A. Monnig 博士在該篇評論中提到:「我們的目標是希望確認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在感染者群體中對大腦結構和功能造成的影響。除此之外,也希望可以了解 HIV 特定因素(如愛滋污名)是否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釐清與大腦老化現象的關連性…」

Monnig 博士認為,對於HIV感染者的大腦老化現象如果過度著重在生物學層面的解釋,則可能會限制對此議題的理解。他更進一步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強化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對大腦結構的潛在影響,以及這些潛在的影響如何與感染者體內病毒量、社經地位等因素產生關連。

參考資料:
Kalen J Petersen, PhD, Effects of clinical, comorbid, and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on brain ageing i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HIV: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February 07, 2023, THE LANCET HIV

DOI:https://doi.org/10.1016/S2352-3018(22)00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