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專題報導

當感染者步入熟齡:長照的多元可能性與未來想像

當感染者步入熟齡:長照的多元可能性與未來想像

「現在的我,反而比許多同齡人更注重養生。」一位感染 HIV 超過二十年的朋友這樣說,開心地指著螢幕裡的正常膽固醇及血糖數值,還有「測不到」的病毒量。隨著抗病毒藥物進步,感染者平均壽命幾乎追平一般人,問題就不再只是「活得久」,而是「活得好」。當老化、慢性病、社會汙名與長照需求交織,感染者的熟齡生活需要更多可能。

Read more

愛滋與長照的交會:在歧視與老化之間尋找尊嚴與希望

愛滋與長照的交會:在歧視與老化之間尋找尊嚴與希望

很多感染者隨著年紀增長,在穩定服藥的情況下健康情況維持得不錯,順利走進中老年。 面對目前長照體系對愛滋感染者的不友善,一種新的想法慢慢浮出檯面:「讓感染者自己來照顧感染者,是不是能打破現況、創造更多可能?」其實,這不只是一個可行的構想,甚至可以說是一條帶來改變的希望之路。

Read more

熟齡HIV感染者常見的共病:臺灣視角下的醫療整合與長照轉型

熟齡HIV感染者常見的共病:臺灣視角下的醫療整合與長照轉型

隨著抗病毒治療日益成熟,HIV感染者壽命大幅延長,在臺灣50歲以上感染者比率已突破三成,熟齡感染者議題已成照護核心。根據疾病管制署2024年報告,至2036年,50歲以上感染者預估將占總數52%。 然而,長壽並非意味健康無虞,年齡增長帶來慢性病與功能退化風險,對感染者而言尤為明顯。

Read more

熟齡HIV感染者的全人照護

熟齡HIV感染者的全人照護

全人照護強調以「人」為中心,考量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上的全面需求,並鼓勵在治療照護過程中參與決定。全人照護的核心在於關注人的整體健康與環境,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身體健康、情感支持和社會參與方面都能獲得全面的支持。 本文將從熟齡 HIV 感染者的觀點出發,分享全人照護的需求與可行的介入措施。

Read more

生活品質或健康控制,你怎麼選?

生活品質或健康控制,你怎麼選?

「到底是要把自己狀態控制得很好,還是要快樂的吃垃圾食物?」 生活品質 vs. 健康控制的天秤,你會怎麼選? 繁桑感染 HIV 已有十多年,對於自身的病情與治療過程,他展現出非常清晰而理性的態度。對他而言,感染 HIV 並非單純只是面對病毒,而是與生活中各種相關健康問題與副作用共處的過程。

Read more

疾病不總是負向的存在 aka 寫在《啊!?藥物副作用》之前

疾病不總是負向的存在 aka 寫在《啊!?藥物副作用》之前

HIV感染已成為慢性疾病的今日,感染者只要透過穩定的藥物治療就可以控制病情。就像許多罹患慢性疾病的民眾一樣,「治療藥物」成了感染者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類似膝反射的存在。然而,在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服藥治療後,『藥物』為感染者的生命及日常帶來了什麼?

Read more

後記:《HIV的過去與未來,還在進行中》

後記:《HIV的過去與未來,還在進行中》

這系列的訪談,一開始當然沒有想到,竟然能做到了第二季。 我們還是想要知道——藥物變好了,資訊透明了,HIV 早已不是 30、40 年前的 HIV,但社會的態度呢?變得更好了嗎?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感染者,對「身份」有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沒有人把 HIV 當成自己的全部。

Read more

他是台灣HIV治療長效針劑的大體老師

他是台灣HIV治療長效針劑的大體老師

在醫院的注射室裡,每次輪到他打針,總會有幾位護理師圍觀。「這個藥需要打在深層肌肉,推得太快會痛,針角度不對可能影響藥效……」有人低聲討論著,然後轉向他:「我們來試試新的手法,你不要緊張。」 他無奈地笑,「我大概是奇美醫院裡,讓最多人同時看過屁股的病人了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