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i,Dr.V團隊 游士緯牙醫師
特別感謝:伊果大叔 協助校稿
你就是因為……才會染上HIV,
你是有罪的!
曾經遇到一個年輕病患後牙蛀牙相當嚴重,好幾顆牙齒已經看不出原本外形。牙肉上有不少因為嚴重發炎而造成的牙齦膿包;牙肉也因為好一段時間沒有洗牙而累積了一層厚厚的牙結石,造成牙齦紅腫發炎流血。光是看著就覺得當時一定忍耐了好久的牙痛卻沒有接受治療。
我內心翻了好幾個白眼:這個病患一定配合度很低,常常只來處理完疼痛的地方,就沒有回診完成後續的治療。
所以常規問診時就問到多久沒洗牙?目前牙齒哪裡是最不舒服、最想先處理的地方。
沒想到,我會聽到這樣的故事……
其實,他是個HIV感染者。因為多次被牙科診所拒診,甚至在來電詢問有沒有辦法幫感染者看診時就被櫃檯人員婉拒;也曾經到個管師介紹的友善牙科診所就診,沒想到,填寫初診病歷就感受到櫃檯人員及助理在旁竊竊私語,對他投以不友善的眼神上下打量。當次看診牙醫師雖然有幫忙做完初步處理,後續又以「希望能到感染控制及器械消毒規格較高的大醫院完成後續治療」的理由,就沒再幫忙安排接下來的治療時間。
他沒有勇氣去牙科求診,只因為他不想要再面對背後的耳語、被當作次等公民的評判眼神(你就是因為……才會染上HIV,你是有罪的!)當他每次牙痛難耐時,他會使用類似掏耳朵的工具去挖蛀牙,或是吞止痛藥,嘗試各種方法,只冀望能舒緩一點點的牙疼。比起牙疼,不友善且充滿批判性的眼神和竊竊私語,更像是一把把無形的利刃,將他被病痛折磨的身心,一道道,割下他已僅存無幾的身為人的自尊和自信。
所以,在我沒有對他明顯有異樣眼神或是神態慌張時,他明顯地鬆了一口氣,甚至眼角已經微微泛起淚光。我先幫他拍攝了X光片,稍作解釋,準備幫他上麻藥來進行後續的治療。當時,他顫顫巍巍地跟我說:「醫師,你在上麻藥的時候要注意,小心不要受傷喔!」當時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心想到底他是承受多少的委屈,得如此低聲下氣,請求為他看診的醫護同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他傳染。
我回應他:「其實你有好好回診追蹤並且定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以現在的藥物控制,你體內的病毒量應該已經測不到了,也代表,不太有傳染的風險;就算我們真的不小心被針扎,也會有相對應的事後預防感染投藥。你就好好放輕鬆,等等麻藥作用後,如果還有不舒服就要馬上讓我知道,我對自己上麻藥的技術還挺有自信的!」是的,我只希望能夠用打趣的語氣,讓他對於自己減少一些些負罪感。也讓他了解,就因為他有定時服藥追蹤,所以他就和一般病患無異,不需要擔心會將HIV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其實,HIV病毒在體外的存活時間比起常見血液體液傳染的B型肝炎以及C型肝炎來說,真的是不堪一擊;甚至現在大流行的COVID-19新冠病毒,能夠存活在光滑表面上將近一星期。
目前針對新冠病毒,醫師看診時都會假定患者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採取標準常規預防措施(standard precautions):手套、隔離衣、N95口罩、遮蔽眼睛的防潑濺面罩及髮帽等,這些個人防護工具其實就足以避免血液傳染的疾病。看診時,也不需要戴兩層手套,除了手套太緊不舒服而且太厚沒有手感,也可能因為太緊張,害怕可能被針扎,給了自己無謂的心理壓力,反而讓醫護同仁沒辦法專心在手頭上的治療工作,增加了犯下失誤的風險。
面對HIV感染者,其實無異於一般患者,只要確實依照常規預防措施:做到單手回套針套、在清消器械時配戴較厚手套,先初步刷洗後送消、使用安全針具、刀具以及確實回收尖銳器械並妥善地放置及丟棄尖銳器械回收桶等安全措施,都可以將針扎的機會降到最低。
還有,一般診所使用的高溫高壓消毒就可以確實殺死B型肝炎病毒,針對HIV病毒的消毒更是綽綽有餘。
近期,有另外一個感染者病患透過介紹來求診,一開始就要提供他的檢驗報告給我參考,我連忙說不需要,只要患者有規律服藥,對我來說就是一般病患。他娓娓道來他的故事:他同事的老公經營牙醫診所,介紹他去看診,一開始沒特別想到需要事先告知,某天他回診,那個牙醫查詢健保雲端藥歷系統發現他服用抗病毒藥物後,氣急敗壞地質問這位病患為什麼都沒有告知,所以就被拒絕後續回診繼續治療。我就告知他:「現在很多醫療同仁都誤以為有服用抗病毒藥都是HIV感染者,其實服用事前預防投藥(PrEP)或暴露後避免感染用藥(PEP)等狀況都有可能在雲端藥歷上有相關的用藥記錄。沒事,我可以後續幫你安排所需要的牙科治療。」
「從辭源上來說,患者意味著受難者。令人深為恐懼的倒不是受難,而是這種受難使人丟臉。」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愛滋病及其隱喻〉
如果,你是一名牙醫,下回有個病患在他的病歷上載明HIV+,
你會驚慌失措?還是戰戰兢兢,如臨大敵?
又或者,你會給他一個溫暖的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