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在符合衛生及消毒規範的狀態下刺青及紋身是安全的,但如果刺青或紋身過程未經充分消毒或未符合相關消毒規範,就可能造成感染經血液傳染疾病(如 C 肝、B 肝、梅毒及 HIV 等)的風險。那麼要怎樣避免因為刺青及紋身感染到這些疾病呢?以下是一些你在刺青及紋身前需要知道,也時常被討論的一些問題。
下列醫藥資訊引用及翻譯自 POZ: Tattoos and Hepatitis C: What Are the Risks?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刺青及紋身可能如何感染經血液傳染疾病?
有多少人是因為刺青或紋身感染到這些疾病的?
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及研究統計有多少人因為刺青或紋身感染到這些疾病。在美國,最常見的傳染途徑之一是共用針具注射非法藥物(slamming)。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如果是在符合衛生規範並充分消毒的專業紋身店進行刺青及紋身,感染的風險並不會有特別顯著的增加。反倒是在家裡、監獄或其他非專業場所進行刺青及紋身的感染風險就明顯高得多。
刺青及紋身時,我可以怎樣避免感染這些疾病?
編註:時至今日在台灣仍舊沒有針對刺青及紋身店家及從業人員的相關規範。可查詢到的資料顯示,截至今日台灣各縣市政府仍較為傾向呼籲刺青、紋身業者進行「自主管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口碑及信譽良好的店家就成為較為可行的評估方式。評估刺青及紋身店家時,除了刺青師的美感及作品風格外,也請針對其衛生管理的狀況進行了解及評估吧。
- 詢問刺青或紋身老師的清潔及消毒設備的程序及頻率。了解他們如何消毒可重複使用的設備(如紋身機應使用高壓滅菌設備進行消毒),還有消毒的頻率。
- 全程使用全新、包裝完整、已經滅菌的一次性針頭。
- 刺青師、紋身師為每一位顧客服務時都應使用全新的手套,在戴上和脫下手套前都應充分洗手。
- 刺青使用的墨水、染料應分裝到拋棄式容器中,避免共用容器。剩餘的墨水及染料也不可再放回原容器中。
- 過程中有接觸到血液的物品(例如針頭、手套、棉棒和紙巾等),使用後依衛生當局建議的包裝及處置方式丟棄,不可重複使用。工作區域檯面及環境亦應定期清潔和消毒。
如果我已經完成刺青或紋身
如果你是在專業的刺青或紋身店家消費,且該店家有採取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那麼透過刺青或紋身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在 1980 年代之前,人們因對經血液傳染疾病的認識比較少,感染相關疾病的風險也較高。隨著 1980 年代中期愛滋病疫情爆發,相關的預防措施及感染控制措施才逐遍被討論也漸漸普及。不過,至今仍有許多人(包括沒有明顯感染風險因素的民眾),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了這些疾病。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所有成年人,無論是否有感染風險,一生都應至少接受一次相關檢測。對於持續有感染風險的民眾,則應定期接受篩檢。建議你閱讀《不可不知的 HIV 篩檢二三事》及《不是只有感覺累累的那麼簡單 aka 如何與肝部共病相處》這兩篇文章,我們將在當中與你更深入的探討 HIV、C 肝及B 肝的預防及篩檢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