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

義大利的一項研究指出,HIV 感染者從亞翠佩 Atripla®(TDF/FTC/EFV)換成用吉他韋 Biktarvy®(TAF/FTC/BIC)進行治療後,其焦慮、憂鬱和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況都有所改善。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過去在台灣曾做為第一線 HIV 治療藥物的亞翠佩 Atripla®,其主要的藥物成分 Efavirenz(簡稱EFV),因為治療效果顯著、使用方便簡便著稱。但隨著醫學發展與更多相關研究發表,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 EFV 這個藥物成分在使用的時候,可能出現包含異常多夢、暈眩、易怒、憂鬱等在內的副作用。
取而代之且在 HIV 治療上被廣泛使用的是名為 Bictegravir(簡稱BIC,是吉他韋 Biktarvy®的成分之一)這個藥物成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義大利羅馬 IRCCS 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Alessandra Vergori 醫師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個前瞻性研究,了解從 EFV 換成 BIC 藥物進行治療後的治療效果,以及相關副作用的改善情況。

關於這個研究
該研究共納入 126 位使用亞翠佩進行治療的 HIV 感染者做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如下:
- 年齡中位數為 53 歲、90.5% 為白人、13.5% 為女性
- 所有研究對象在參與研究時體內病毒量皆已達到測不到的狀態
- 使用亞翠佩進行治療的中位數資歷為 8.3 年
研究對象在換藥使用吉他韋進行治療的剛開始及第48週的時候,會評估藥物對患者造成在神經及心理的影響。

研究結果
在剛開始換成吉他韋治療的時候,經評估有 6% 的研究對象報告有神經心理方面的問題,當中包含 41% 的研究對象發生輕微或無症狀的神經認知障礙。48 週後再次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如下:- 焦慮顯著下降:研究開始時有 17% 的研究對象有焦慮的症狀,在第 48 週時則下降到 9%。
- 憂鬱顯著下降:研究開始時有 21% 的研究對象有焦慮的症狀,在第 48 週時則下降到 14%。
- 睡眠品質提升:研究開始表示沒有睡眠困擾的比例為 4%,在第 48 週時則上升到 20%。
- 發生神經認知障礙比例則沒有太大變化
- 頭痛(7位)
- 失眠(4位)
- 其他中樞神經相關問題(3位)
總結
研究作者在總結時提到,該研究結果顯示,從亞翠佩換藥使用吉他韋進行治療,其焦慮、憂鬱和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況都有所改善。而在神經認知障礙的比例則沒有顯著的變化。參考資料:
Vergori Alessandraa, Impact of switching from efavirenz/emtricitabine/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o bictegravir/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on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neurocognition. AIDS 39(3):p 270-275, March 01, 2025.
DOI: 10.1097/QAD.0000000000004043
Tags: 三種成分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