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

Meredith Greene 博士在 2024 年 11 月舉行的 ANAC 會議中提到:「儘管 HIV 感染者的病毒已經受到抑制,但如果想要提升熟齡感染者的生活品質,我們仍有很多事要做…」在該會議,她同時提到因為愛滋病毒及長期治療帶來的影響,HIV 感染者可能比普羅大眾更早出現熟齡階段的醫療照護需求。
下列醫藥資訊原報導出處為 theBodyPro: Recommend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Geriatrics Into HIV Care Include Attention to Both Body and Mind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截至 2022 年為止,美國將有近 110 萬名 HIV 感染者,經統計其中有 54% 左右的感染者年齡在 50 歲以上,且美國近年來 50 歲以上熟齡群體感染 HIV 的人數,約佔所有新增病例的 12%。
於此同時,美國 CDC 近期研究指出,透過感染者的「自評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業狀況」、「食物供給」,及「居住狀態」等五大指標來了解、評估熟齡感染者的生活品質後發現,由於沒有實行足夠的提升熟齡感染者生活品質對應政策,因此將可能無法達成原先設定於 2025 年完成的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狀態下,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 Meredith Greene 博士在 2024 年 11 月舉行的 ANAC 會議中提到一些與熟齡感染者照護相關的策略。

熟齡感染者照護應思考的5個面向
Greene 提到若想提升熟齡感染者的健康狀態,可從下列這五個面向開始思考:
- 全人照護:針對罹患多重慢性病病患的全人照護方法
- 藥物整合:包含整合治療及處方方案,將藥物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 心理健康:包含給予失智症、譫妄和憂鬱等心理健康的評估
- 行動能力:包含行動力、平衡感的評估,並應預防跌倒的發生
- 個人意願:設定對感染者本身具意義的治療目標,和醫療照護偏好
研究顯示,相較於未感染 HIV 的民眾,HIV 感染者更可能罹患三種以上的慢性疾病。Greene 在會議中提到,不同於個別疾病的處置思考,面對感染者的疾病狀況需要更全面的思考。舉例來說,如果只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的篩檢與治療,可能會以增加藥物的方式來預防或治療該疾病,但如果直接套用這樣的方式,則可能讓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感染者發生不良的藥物交互作用。
同時,身體老化也會影響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隨著年齡增長、腎臟功能逐漸變差,對於藥物的代謝也會越來越差。在這樣的情形之下,Greene 建議若要給熟齡感染者新的藥物進行治療,那麼「從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到標準用量」可能是比較適合的作法。同時搭配定期的檢測,及處方檢視將能有所幫助。
除了慢性疾病的管理之外,熟齡感染者的醫療照護者也應同時留意其他在熟齡階段可能會出現的疾病,如虛弱症、認知障礙、視力退化等。這些熟齡階段的好發疾病可能會直接影響日常生活。面對這樣的情形,運用如 STEADI 測試這類的工具將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早介入給予協助。
Greene 在會議中也提醒醫護人員分辨發生於熟齡感染者身上的「正常老化」與「老化帶來的病變」兩者間的差異,特別是在神經認知障礙的方面適時使用如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進行阿茲海默症的評估有其必要性。此外熟齡感染者也可能面臨多重的創傷及心理健康障礙,同時還要面對年齡歧視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留意及適時介入的。
「另一個需要經常與熟齡感染者討論的是,進行每項手術的風險及帶來的效益。例如,裝人工關節可能會讓病患喪失幾個月的行動能力,但對病患本人來說他可能覺得不值得這樣做… 讓熟齡病患了解相關的風險及影響,並尊重他們的意願及優先順序相當重要。」Greene 這樣提醒到。

結合HIV及熟齡的醫療照護模式
同時若能將 HIV 及熟齡門診匯聚在一處,將可以簡化交接、轉介的流程,且能處理更加複雜的熟齡感染者問題。另一方面,遠距醫療及善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也是值得思考的。
「全方位且跨領域的醫療服務,是進行熟齡醫療照護服務時必備的…」Greene 在總結時提到。